中共山西省委副书记、省长林武林武总结了山西省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精神和能源安全新战略,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工作中取得的成绩,要求山西省煤炭工业坚定走减优绿之路,推动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将煤炭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构建煤炭产业发展新格局,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在新基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新产品、新业态等六新产业方面取得突破,按照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蹚出一条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新路。
《通知》包括规范规划环评管理、优化项目环评管理、统筹解决好行业突出问题、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四方面内容。在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方面,《通知》提出依法加强监管,规范竣工环保验收,依法开展后评价,落实跟踪监测、企业信息公开等方面的要求,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推动环评、施工期环境监管、后评价的有效衔接。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统筹解决好行业突出问题方面,《通知》提出加大项目环评违法处罚力度,强化违法项目环评手续完善、优化产能变化项目环评管理、促进环境问题整改等方面的要求。在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方面,《通知》提出依法加强监管,规范竣工环保验收,依法开展后评价,落实跟踪监测、企业信息公开等方面的要求,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推动环评、施工期环境监管、后评价的有效衔接。《通知》包括规范规划环评管理、优化项目环评管理、统筹解决好行业突出问题、依法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四方面内容。目前,我国在煤炭资源开发的环评管理方面,存在规划环评未评先批评而不用以及项目环评未批先建、政策执行尺度不一等问题。
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开发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在落实放管服改革、优化项目环评管理方面,《通知》聚焦煤炭资源开发行业环境影响特点,突出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综合利用,提出从覆盖施工到运营全过程的管理要求。国家能源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前11个月,该集团煤炭年度中长期合同均价为543元/吨,比市场价低约20元/吨,比2019年中长期合同价低12元/吨,对稳定市场价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鲁俊岭指出,当前,由于各种因素,冬季煤炭保供压力增大,希望供需双方积极签订中长期合同,稳定明年产煤、用煤预期,为稳定全年煤炭生产运营奠定基础。比如,要进一步完善陆路直达煤的定价机制,完善信用监管机制;提高履约率,将年度中长期合同分解到月,月度履约率不低于80%,季度和年度履约率不低于90%。以煤炭主产地陕西省为例。如果企业大规模超订,就会向市场传递出错误信号,可能扭曲供需关系。
十三五期间,煤炭中长期合同工作成效卓著,开创了产运需衔接新局面,稳住了煤炭供应基本盘。煤炭行业利润保持在合理区间,电力企业用煤成本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企业签订更多3年以上的中长期合同,这些是市场逐步成熟的表现。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内主要大钢厂与山西焦煤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等大型煤企的中长期合同兑现率仍维持在90%以上。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李云卿12月8日在2021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开幕式上说。2021年,国铁集团将进一步增加煤炭中长期合同运量,增加煤炭中长期合同、直达煤合同运量,增加浩吉、瓦日等主要运煤通道中长期合同运量等。陕西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2021年陕西省网上煤炭中长期合同量将同比增长10%至20%。
但由于长协价格确定并无具体机制,如果长协价格长期与市场偏离,国内钢厂出于成本考虑,易对中长期合同兑现存在一定抵触情绪。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名誉会长王显政指出,目前来看,中长期合同制度对于市场稳定效果良好,供需双方都希望增加中长期合同数量,希望交易各方在维护好基础价+浮动价定价机制的基础上,针对市场价和长协价的价差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同时,中长期合同价格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为上下游稳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岁末年初是煤矿事故易发期,近期部分地区煤价持续上涨,增加了部分小煤矿违法生产、超能力生产的冲动,事故防范任务十分艰巨,要持续推动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化重大灾害超前治理等措施,确保煤矿安全。
完善中长期合同制度需多方协调与会代表同时指出,目前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在提高履约率、完善定价机制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特别是今年,在疫情对煤炭供需造成较大冲击的情况下,煤炭中长期合同执行率仍在95%以上。
煤炭产运需衔接更加协调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梁嘉琨指出,近年来,随着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逐步完善,煤炭产需衔接更加协调,市场配置资源的格局已初步形成。李云卿介绍,十三五时期,煤炭中长期合同覆盖领域从电力行业扩大到了冶金、建材、化工等行业,供需双方合同量保持在20亿吨以上,全国履约率保持在90%以上。
李云卿指出,十三五时期,中长期合同制度由供需双方发展到了产运需三方,信用监管机制逐步建立。当日,煤炭上下游企业签署中长期合同量7.4亿吨,预计2021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签约总量将超10亿吨。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宏透露,今年前11个月,动力煤中长期合同价格稳定在绿色区间,均价为541元/吨,比2019年全年下降14元/吨。国家铁路集团货运部主任庄河指出,2020年,全国铁路煤炭运量预计完成17.9亿吨,基本达到上一年水平。今年的风险监管合同已全部被纳入国家诚信履约保障平台,合同履约机制进一步完善。李云卿指出,十四五时期要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
另外,部分钢铁企业今年仍存在中长期合同量超过实际用量的超订情况。2020年,该省共签订煤炭产运需三方中长期合同1.17亿吨,同比增长28.9%
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司长鲁俊岭指出,当前,由于各种因素,冬季煤炭保供压力增大,希望供需双方积极签订中长期合同,稳定明年产煤、用煤预期,为稳定全年煤炭生产运营奠定基础。2021年,国铁集团将进一步增加煤炭中长期合同运量,增加煤炭中长期合同、直达煤合同运量,增加浩吉、瓦日等主要运煤通道中长期合同运量等。
特别是今年,在疫情对煤炭供需造成较大冲击的情况下,煤炭中长期合同执行率仍在95%以上。2020年,该省共签订煤炭产运需三方中长期合同1.17亿吨,同比增长28.9%。
今年的风险监管合同已全部被纳入国家诚信履约保障平台,合同履约机制进一步完善。岁末年初是煤矿事故易发期,近期部分地区煤价持续上涨,增加了部分小煤矿违法生产、超能力生产的冲动,事故防范任务十分艰巨,要持续推动煤矿安全专项整治三年行动、深化重大灾害超前治理等措施,确保煤矿安全。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李云卿12月8日在2021年度全国煤炭交易会开幕式上说。陕西省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预计2021年陕西省网上煤炭中长期合同量将同比增长10%至20%。
另外,部分钢铁企业今年仍存在中长期合同量超过实际用量的超订情况。完善中长期合同制度需多方协调与会代表同时指出,目前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在提高履约率、完善定价机制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完善。
与会专家表示,煤矿安全与煤炭经济运行息息相关,希望大型煤炭企业与煤炭用户加强信用建设,执行好中长期合同,共同促进煤炭经济平稳健康运行。同时,中长期合同价格始终运行在合理区间,为上下游稳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中煤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4月中长期合同价与市场价倒挂时,该集团长协用户合同月度兑现率低于50%,但该集团仍坚持央企担当,力争全年中长期合同兑现率在90%以上。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纪委书记、新闻发言人张宏透露,今年前11个月,动力煤中长期合同价格稳定在绿色区间,均价为541元/吨,比2019年全年下降14元/吨。
比如,要进一步完善陆路直达煤的定价机制,完善信用监管机制;提高履约率,将年度中长期合同分解到月,月度履约率不低于80%,季度和年度履约率不低于90%。如果企业大规模超订,就会向市场传递出错误信号,可能扭曲供需关系。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相关负责人表示,2016年下半年以来,火电企业持续大面积亏损,东北、西北、西南等地诸多电厂负债率超过100%,对煤炭价格的承受能力降低。李云卿指出,十四五时期要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
李云卿指出,十三五时期,中长期合同制度由供需双方发展到了产运需三方,信用监管机制逐步建立。以煤炭主产地陕西省为例。
煤炭行业利润保持在合理区间,电力企业用煤成本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企业签订更多3年以上的中长期合同,这些是市场逐步成熟的表现。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国内主要大钢厂与山西焦煤集团、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等大型煤企的中长期合同兑现率仍维持在90%以上。
煤炭产运需衔接更加协调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党委书记、会长梁嘉琨指出,近年来,随着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逐步完善,煤炭产需衔接更加协调,市场配置资源的格局已初步形成。国家能源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前11个月,该集团煤炭年度中长期合同均价为543元/吨,比市场价低约20元/吨,比2019年中长期合同价低12元/吨,对稳定市场价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手机:18900000000 电话:010-12340000
邮件:123456@xx.com